第525章 523廷议计口授田制(求订阅月票)(1 / 2)

不管未来谁会先忍不住,此时却都是安稳蛰伏。

年前,曹操那头兵指许昌而折戟,刘备亦是怒气冲冲的要伐曹。

年后,不论是刘备还是曹操,暂时都选择了忍耐。

朝议重设,天子似乎有了那么一些话语权。

文书往来,舆论纷纷。

刘备也从左将军升为了大将军,掌天下兵事。

谢过天子旨意后,刘备又写了文书感谢天子,并派使者入邺城,贡上水稻与小麦的粮种、良马、蜀锦等谢礼,并另有一套请大师打造的佩剑与护甲。

天使错愕之余,又感谢刘备心细,欢欢喜喜的带着文书与礼物回邺城了。

“天子总在邺城,不是好事儿啊。”刘备感叹一声。

诸葛亮也笑着点头,“的确。”

再一看,咦,不太熟啊。

“此前推行冬麦夏稻时,关二将军与法孝直对各世家所有田地有过预估,此事,主公应当知晓。”

若真是按照这计策下去,那家产瞬间就没了。

卧槽,这御史谁家的,好勇啊。

“孔明快快说来。”

“不错。”

“不错,原本只在益州偏远之地实行此计,可谓是极大的鼓舞了偏远地区百姓种地之意愿,可如今法先生欲将此地往一些小县推行,却是遭到了阻碍。”刘备点头。

有这样的情况,黄巾造反都算是轻的了。

益州多山,道路崎岖。

刘备摇头,“应当不会,不过咱们推行的地方小,是以他们并不会太过在意。”

“孔明的意思是?”

只要将这行为借口安到曹操身上,刘备这头乃是不得已而为,那推行就不是问题了。

“啊?”

“若是主动送上这么一个机会给他呢?”

“这段时日,曹操那边一定在想要如何对付主公。”

一堆人互换一个眼色,心中便有了计较。

可等到这制度推向一些小县城,那是一些世家有所掌控的地方,进度就受到了阻碍。

“那可不一定。”

“不错,此计甚好,只是真要推行,阻力也是极大。”

刘协看着文书,越看眼神越愣。

百姓手里的,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比不上世家的。

诸葛亮笑了一声,“不如主公请张三将军带着玄甲卫去益州走上一遭。”

“主公是说各世家阻挠吗?”

“主公莫急,计口授田制度,若是能于整个大汉推行,必能为大汉打下百年根基。”诸葛亮笑着。

相反,因为成立了一些特别工作小组,百姓们听闻皇帝关心他们,要给他们分田地、登记造册,他们都十分欢喜。

可再等他思绪一转,眼神就亮了,如果这制度是刘备有意要去推的呢?

本来他还想把司马懿喊来商议一下,但想到自己到底仍是丞相,朝廷上虽多是旧汉之臣,但也还有他的几个人,便想也不想得安排了。

“是以,亮有一计。”

二月。

“借曹操之名?”刘备瞪大眼睛,“他如何愿意?”

有的地方山地是在瘠薄,人烟也是稀少,同样的工作推下去,益州这边要付出更大的人力与物力。

一堆人又纷纷反对。

“将计口授田制度放到曹操桌案之上。”

<div class="contentadv"> 刘备眨了眨眼睛,见到这样的事儿,曹操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他“刘备”去推行这事儿,为的就是分化他和世家的关系。

“是啊,陛下。”

荀彧默了默,这计策,他早就知道了。

刘备错愕,“非要如此吗?”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