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是国公府,更是追随当今皇上开国的功勋之臣,势力遍布朝野,少爷千万要小心。”林伯担心的说道。
“林伯,你放心吧。”
“我有万全之策把妙锦接回来,徐家,阻止不了我。”朱雄自信的笑道。
应天府!
东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允收正在偏殿发出了郎朗的读书声,看起来极为的专注认真,而在一旁。还有着一个身着官服的男子在一旁教导着。
而此刻。
朱标已经换上了太子袍,正准备前往奉天殿议事。
听到偏殿的读书声。
朱标看了一眼。
但一旁的吕氏立刻上前,笑着道:“殿下。”
“如今允收真的是越来越懂事了,还有黄师傅教导他儒学,如今他已经能够背诵多篇儒学经典了。”
朱标平静的点了点头:“恩。”
“允烦为何没有在读书?”朱标问道。
平日里。
朱标忙碌着各种政务,对于东宫内的一切都交给了吕氏掌管,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全部都是吕氏在照顾。
“允烦啊,唉,他对读书不怎么上心,不过请殿下放心吧,臣妾会督促的。”吕氏表示出了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apk/
听到这话。
朱标眉头一皱,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好好督促吧。”
“本宫去奉天殿了。”朱标说了一句,就转身离开了。
“臣妾恭送殿下。”
吕氏盈盈欠身,目送着朱标离去。
在朱标离开后。
吕氏立刻就变了一幅嘴脸。
“朱允那小子在做什么?”吕氏对着身旁的一个侍女问道。
“回娘娘。”
“三公子待在房里,没有出来,只有冬兰一人伺候他。”侍女恭敬回道。
“给我看好他了,不管他做什么,都给我死死盯着,最好是他能够与那婢女发生一些苟且之事,那就算你大功一件。”
“还有,不要让允燈和允熙接触那个灾星。”吕氏冷冷的说道。
“奴婢遵命。”侍女恭敬回道,随后就退了下去。
“朱允炀。”
“你那该死的大哥死了,该死的娘也死了,没有人再保护你了。”
“不过,你也不要怪小娘啊,毕竟,你挡了我儿的路,未来,等太子继位,皇太子的人选必须是我儿,谁敢挡路,我不会放过他。”吕氏心底暗暗想到。
随后。
吕氏缓步向着侧殿走了过去。
当看到了正在读书的朱允收,温柔的一笑,与刚刚那嘴脸完全是两样。
“娘。”
“我又学完一片文章了。”朱允收十分高兴的道。
“娘娘。”
“允收公子真的天纵奇才,特别是对儒学经典有着很深的理解,允收公子如此出色,想必太子殿下会更加喜爱的。”
一旁教导朱允收的老师笑着夸奖道。
“还是多亏了黄师傅的教导,如果不是你,允收不会这样出色。”吕氏立刻笑着回道。
朱允收的这个老师,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杰之一”,黄子澄。
在历史上。
朱允收的三个老师,可以说得上是各有千秋,唯有后世的人才知道他们有多么的“出色”。
“多谢娘娘夸奖。”黄子澄也是十分受用。
“如今朝堂上,可有什么事发生?”吕氏颇有深意的问道。
“如今我大明刚刚征伐北元而大胜,举国欢庆,如果说大事,那就是当今皇上亲自下旨昭告的天下褒奖的指挥使朱雄要归都觐见了。”黄子澄说道。
“朱雄。”
听到这个名字,哪怕已经听到了很多次了,东宫内也有不少侍从议论,但每次听到这个名字,吕氏心底都感觉被刺了一下。
她永远也忘记不了多年前,那个贱人的儿子朱雄英是如何受宠的,她和朱允收母子两人又是怎样遭受冷落的。
“.“他究竟是什么来历?”
“既然姓朱,会不会是皇室子弟?”吕氏看似随意,实则侧击的问道。
“娘娘说笑了。”
“皇族子弟都是有宗人府登记造册,由礼部供养,怎会有皇族子弟流落民间啊,这朱雄,也仅仅是有一个皇族之姓罢了,臣也看过他的册录,出生于北平的一个小地方,父母双亡,只有一个祖母也在几年前亡了,如今他只是孤身一人。”黄子澄笑着回道。
“那这人还真的是一个人杰啊,一个庶民竟然硬生生的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吕氏有些感慨的道。
“娘娘。”
“臣有一个提议。”黄子澄看了一眼一旁的朱允收。
“黄大人是允收的老师,是我东宫的自己人,有什么话就说吧。”吕氏笑着说道,言语里带着一种拉拢人心的姿态。
听到这话。
黄子澄脸上也露出了感动之色,当即道:“允收公子以后肯定是要争那未来的太子之位的,在如今东宫,以允收公子最为年长,也最为出众,未来太子之位必然是允收公子的,至于其他公子,没有能力,仅仅是顶着一个所谓嫡子之名,不足为虑。”
而那个其他公子,自然说的就是朱允炀。
“恩。”吕氏也颇为高兴的点了点头。
一个嫡出,这个就是吕氏心中的一根刺,这么多年了,她都没有被扶正,自然让她不安。
不过在这些年的压制下,朱允炀没有任何出色,甚至于淮西一脉的武将都对他不闻不问了,最上面的老头子也没有任何关切,朱允烦已经彻底边缘化,没有机会了。
“身为太子,除了要得皇上圣恩,还要有支持的朝臣才行,特别是武将,拥兵才是关键。”
“这朱雄正是一个极好的拉拢对象,如果允收公子能够得到朱雄这个后起之秀的支持,将会更有依仗。”黄子澄正色的道。
“这朱雄,会是那样容易拉拢的人吗?”吕氏有些担忧。
“请娘娘放心,如果朱雄真的入都了,臣会找一个机会替娘娘试探一二。”黄子澄当即就自荐道。
“好,有黄大人为本宫分忧,本宫之幸,允收之幸。”
“他日允收真的成为了太子,成为了未来的皇帝,黄大人就是国之重臣,本宫定不会负你。”吕氏当即说道。
“臣,万死不辞。”黄子澄也是一脸激动。
而在东宫的一处,对于东宫侍从都不敢问津的偏殿。
在这里。
住着太子朱标的第三子,也是有着名义上嫡子的朱允炀,不过,随着太子妃难产离开,当初的嫡长公子朱雄英病故,东宫彻底被吕氏执掌,朱允烦就成了一个弃儿,没有人敢接近他,东宫所有人都害怕和他走得太近而被吕氏针对。
“冬兰。”
“你说这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个少年坐在这孤寂的房间里,低声的道。
一个嫡公子,可是却十分瘦弱,一身病态,看向房间里也是十分的简陋,如果外人看到了,都会惊呼这是嫡公子的住所?
他,就是朱允托。
太子朱标第三子,也是如今唯一的嫡子。
“公子,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有奴婢陪着公子呢。”一旁的侍女温柔的回道。
“九年了,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活过这九年的。”
“自从我大哥走了后,我就彻底成了一个没人要的人,父不疼,无人念,呵呵,大明嫡出的公子,可笑啊。”朱允炀苦笑着,有着千般的委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