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朱雄就直接拿起了最上面的那封奏折。
打开一看。
“这是刑部的奏折。”
“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事。”
“在一个煤矿之中发现了凶杀案,以一个名为王二之人为首,纠集了三人为伍,在煤矿之中制造意外杀了三个同乡采矿工匠,从而骗取官府抚恤。”
“此事,煤矿所处之地县令也参与勾结。”
“单单是其管辖之地,多年来有十几座煤矿失事,刑部派人下访调查,发现是县令勾结恶徒来坑害工匠,以此骗取抚恤。”
“刑部提议。”
“剥县令官位,发配北疆。”
“参与凶杀之人,一缕处斩。”朱雄看着这奏折,大声说道。
看着这,朱雄也不由得眉头紧皱。
底层之下,黑暗的事情真的不知多少。
而看着朱元璋的平淡,显然他都习惯了。
在大明。
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定下了一条规矩,凡涉及死刑的案子必须发至应天,由刑部定夺,牵扯超过三人,必须由他亲自定夺,唯有此,他才可以最大限度来保证底层百姓的安宁,乃至于性命。
虽然因为这种事让朱元璋处置奏折不知多了多少,但正是如此,下面的人不敢乱来,保住了不知多少百姓的性命。
“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朱元璋问道。
“杀人偿命,欠账还钱,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从此奏折来看,似乎是将那县令的罪责给轻描淡写了几分,将那些杀人凶徒夸大了,在臣看来,那个参与勾结的县令才是罪魁祸首,臣提议,杀,灭族。”
“那些杀人凶徒,也全部斩首示众。”
“以此告诫。”朱雄想都没有想,直接道。
“杀一儆百,这个的确可行。”
“准。”
朱元璋笑了笑。
“然后呢?”
朱雄拿着手中奏折,对着朱元璋一递。
“提笔写处置,再盖印啊々`。”朱元璋没好气道。
“这都要让臣来?”
朱雄瞪大眼睛。
“不然?”
朱元璋笑了笑。
“好。”
“这可是你说的,可不是我逾越啊。”
朱雄说了一句,然后就直接拿起了笔,在这奏折的后面写:“杀人偿命,凶徒皆斩首示众,涉事县令罪大恶极,不容宽赦,灭其全族,以此告诫。”
写完。
朱雄拿着桌子上的印玺,直接盖了上去。
印玺之下。
则是四个字。
皇帝诏曰。
“看不出,你这字倒是写的挺好。”看着奏折上的字,朱元璋夸奖道。
“哈哈。”
“我祖母在世时教的,还不错吧。”朱雄得意的笑道。
“你这小子,夸你两句倒是嘚瑟起来了。”
“继续。”
朱元璋笑道。
朱雄也懒得说什么了,再次拿起了一本奏折。
“又是刑部的。”
“乃是尚书钱唐启奏,关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屡屡采矿出现命案,而且屡禁不绝,钱唐提议加强对各种挖矿之地监管,杜绝命案发生。”朱雄说道。
大明如今分为一京,十三布政使司,其中以山西煤矿最多,在这时代,煤矿也是很重要的,冬季无数百姓需要,而且炼铁,锻造,这些都需要,所以这也是重中之重。
但自古以来,煤矿都是极为危险的,坍塌是一,人性是二。
因为矿场都掌控在朝廷手中,所以也有不少人为了骗取朝廷抚恤,屡屡突破下限,杀人之事,伪造煤矿坍塌屡屡发生。
“此事,刑部屡屡启奏。”
“咱也让刑部加大了对山西的巡视,但是治标不治本,能够被刑部调查出来的很少,都被掩盖下去了。”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这采矿之事,他也十分的无奈。
“想要治本也很简单。”朱雄笑了笑。
“说说看,怎么治本。”朱元璋来了兴趣。
“山西府所有矿场工匠是否全部要登记造册?”朱雄问道。
“自咱发现了矿场之祸后,就已经下旨,凡是入矿工匠必须登记造册,精细到籍贯,咱加派了那么多的人力去维持,他们应该还不敢造假,如果有,那咱会砍了他们。”朱元璋对此很自信。
“一个矿场一年要死多少人?”朱雄又问道。
“如若发生坍塌,数人有,数十人也有,甚至百人也有。”朱元璋说道。
“定株连之策。”
“更精细各地矿场名册,只要一个矿场发生矿难,哪怕是死一人,直属官吏直接废官,押解入应天受审。”朱雄沉声道。
“如若真的是意外,那未免也牵扯太大了?”
“毕竟矿难是常有之事。”朱元璋眉头一皱。
“那些与凶徒勾结的官吏也是如此想的,他们就是觉得矿难常有,所以就更加肆无忌惮,制造矿难,如若不以重典治之,矿难之事不会停歇。”
“而起不仅仅是矿难直属上官县令,一旦查实,县令之上的知府,也必须领责,轻则废官,重则株连全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