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点没弄明白,不是说没有所求的吗?只有房玄龄微笑不语,聪明人心照不宣,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默不作声。
秦浩没想到李世民会当着自己的面讨论封赏的事,觉得不妥,
于是上前一步道:“陛下,小子本不为求封赏,此事容后再议吧,小子觉得还是先商议如何用盐换粮救济灾民为先。”
李世民含笑点了点头,是个心忧百姓的好苗子,于是向房玄龄瞄了一下,房玄龄立刻会意道:“陛下,既然劣徒献了制盐之法,想必应有所考虑,不如听听小子怎么说?”
李世民也想见见秦浩的才能,颔首道:“秦浩,你来说说吧。”
秦浩歪着头整理了一下思路,望着李世民道:“陛下,小子认为救灾固然重要,然则现今最大的问题是在于蝗神天罚之说,百姓不敢反抗扑杀,此为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
”哦?可细细道来。“
”是,陛下。小子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众位宰府亦可斧正。”
放下箱子,秦浩理了理衣衫开口道:“首先,陛下应亲赴灾区视察,表达关切。
此举可让百姓看到陛下对他们的遭遇是关心和重视的,能够拉近陛下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使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
复次,陛下应自我检讨,主动担责。陛下曾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而百姓皆认为蝗灾乃是蝗神降下的天罚,心中定有对陛下的不满。
陛下此时如能自我检讨和有所担当,能让百姓觉得陛下是与他们站在一起的,能够增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说到此处,长孙无忌跳出来喝道:“秦浩,你胆大包天,竟敢出此逆言,来呀,不必,陛,陛下,秦浩目无陛下,狂妄至极,臣请斩此宵小。”
殿中一片死寂,无一人发出声响,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长孙无忌身上,那模样仿佛在看耍猴一般。
李世民亦是气得不轻,心中暗恼自己的大舅哥今日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即便要驳斥,等秦小子把话说完再开口也不迟啊?
又不能不给大舅哥面子,便温言安抚道:“辅机,当有容人之量才是。”接着,又转头对秦浩说道:“辅机方才失礼了,你莫要见怪,继续讲下去吧。”
秦浩颔首,继续说道:“又次,陛下要当众吞食蝗虫。此举向百姓表明陛下敢于挑战所谓的“蝗神”,鼓励百姓不要惧怕蝗虫,要积极采取行动灭蝗。
再者,陛下要向百姓承诺承担灭蝗的后果,消除百姓的顾虑。让他们放心捕杀蝗虫,如果有灾难陛下会独自承担,此举可彻底消除百姓因害怕触怒“蝗神”而不敢灭蝗的顾虑。
此外,就是朝议商定的组织救灾行动,为难民提供实际帮助。以盐为引换取粮食、物资对受灾百姓进行救济,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以及各地兴修水利等事。
相信具体事宜众位宰府定能滴水不漏的制定好。小子就提以上五点,请诸位宰府斟酌。”说罢静立一旁。
大家都有些惊讶,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能有这番见识,一眼就看到问题的关键,蝗灾的本质,
有灾不怕,怕的是民心。前四点若真的照做,还真的有可能解决掉蝗灾的困境。
李世民陷入深深的思索,他觉得秦浩的建议无比的正确,虽说建议里有让自己生啖蝗虫,让自己向百姓认错的举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办法是真的有用的,确实是解决目前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的好办法。
不禁凝视着秦浩,又看了看房玄龄,房玄龄朝李世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事先也不知晓。
李世民慨然一叹道:“此言深合朕意,众卿有何补充?”
大家都面面相觑,能想到的人家都说了,想不到人家也说了,实在没啥说的了,于是纷纷在筹粮、制盐,施粮、防疫、救治、安置、重建,安抚民心等具体事务上讨论起来,
最终李世民满意的拍了下御案,开心道:“今日之议,成果斐然。朕见众卿同心协力,为解百姓之困、安国家之局出谋划策,深感欣慰。
望尔等各司其职,将今日所议之事尽快落实,务必使百姓早日脱离灾厄,共享太平盛世。”
基调定完,众臣各自回家。
李世民又把房玄龄和秦浩留下,李世民对房玄龄道:“玄龄收了个好徒弟啊,待拜师礼时朕会为你准备一份大礼。”
房玄龄大喜道:“臣代劣徒叩谢圣恩。”
秦浩也在旁边傻笑着,李世民见秦浩如此率真,也不禁莞尔。
旋即又想起秦浩说的生啖蝗虫之事,于是问道:“秦浩,生啖蝗虫可会染疾?”
秦浩了然,回道:“陛下,臣有法子让蝗虫变成美味佳肴,请陛下放心。”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感到惊奇,感觉秦浩此子奇招不断,却又都能解决问题。顿时一个羡慕嫉妒,一个老怀安慰。
秦浩道:“陛下,如若小子能在此次蝗灾中发笔小财,对百姓无害反而有利,不知陛下是否会怪罪于我?”
李世民奇道:“如何发财,朕也无米下锅呢。”
秦浩讪讪一笑道:”陛下,我们不如合作如何?我出手艺,陛下出人,二一添作五。”
房玄龄在旁吓了一跳,呵斥道:“确是狂妄,辅机训斥的是,天下敢和陛下说平分的,你真真是敢说啊。还不快向陛下请罪。”
秦浩傻眼了,想着,这是生意啊,而且大家都有利,他出点人手,我出的是技术,是我亏了啊,唉,封建社会规矩是真多啊。
刚要向李世民请罪,李世民却制止道:”玄龄,此言差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护百姓,又能得利,两全其美,我甚好奇,该如何做到呢?“
秦浩回道:”不瞒陛下,以朝廷名义回收蝗虫,可以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取,越多越好,百姓见有利可图,也会积极灭蝗。
到时我会教会陛下的人手如何处理蝗虫,将其制成美味,在皇家酒楼中售卖,名字就叫飞黄腾达,
每20只用竹签串成一串售价一文,已属暴利了。“说完搓了搓手,沉浸在发财梦中了。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斤一文收,一串一文卖,秦浩小子真是敛财的妖孽啊,而且又给灭蝗加了保障,这下真的不愁了。
顿时忧虑全无,对房玄龄道:“玄龄啊,秦浩之才甚高,一定要修身养德,则必为国家栋梁啊。”房玄龄深以为然。
出了朱雀门,已是午时三刻,房玄龄道:“徒儿,去为师府中用完饭食再归家如何?”
秦浩无奈道:“师父,还是等拜师礼毕吧,以免他人非议,对师父不利。”
房玄龄见秦浩能从他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甚是安慰,于是也不勉强,“徒儿在家等为师通知,待为师定下吉日,提前准备。”
秦浩拜别,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方才回到家中,怀念起自己那辆抛锚在边境不远的汽车来,
想着弄完这笔钱财得弄匹马了,这时候也没别的玩儿意,都玩马,弄匹好的代步。
嘀嘀咕咕着,就见全伯迎了出来,“少爷回来啦,正好赶得及晡食哦。”
刘伯和大丫也出来了,秦浩见了大丫笑着问道:“大丫,你昨天睡得好吗?我走时你都没起来呢,哈哈。”
大丫不好意思回道:“少爷,我,我不是故意的,睡得太香了,就睡过时辰啦。”
秦浩了然,这是有了家的安全感的原因,安慰道:“想睡到什么时候都可以,没关系,你还小,长身体呢。”
大丫一听又不服气嘟起嘴道:“少爷我不小了,我已经能照顾阿翁了,自然也能照顾少爷的。”
秦浩呵呵笑着,“行行行,你不小,那就多吃些,长得更快。”
众人有说有笑进了堂屋,这里当成了餐厅,早上秦浩进宫直到现在,确实有些饿得紧,进屋就找桌子,
一看只在地上铺上了一个席子,将食物放在中间用碗盖着,皱了皱眉,
唐朝人吃个饭还在地上吃,这也太难受了,问道:“全伯,家里没有高桌吗?”
全伯眨了眨眼,没有听懂,“少爷是说食案吗?家里一直都在席上用食的,没有置办过食案的,那都是达官贵人才用的呢。”
秦浩一挑眉道:“全伯,你看着我,我像不像达官贵人,哈哈哈。”
全伯尴尬道:“少爷必能出人头地,我还指望跟着少爷享福呢。”
秦浩说道:“这想法就对了,我们家里不用食案,太矮了,明个我设计个高桌,我们家吃饭用那个,那个舒服。
我不习惯用席子,今儿个都用碗把饭菜装一起,我们坐在榻上一起吃如何?”
大丫最开心,喊着:“好好好,我最想和少爷一起吃饭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