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刘邦:皇长孙,你祖宗还好吗(1 / 2)

故而,即便是最得意的时候,两个人也不会同时出现在宴会上。

一个出现的对话,另一个一定在军中坐镇,随时准备翻脸开干。这也是他们当年在泗水底层厮混时候得出来的经验。

决不能得意忘形,得给自己留一手!

两个贪财好色的家伙,之所以能如此克制小心,是怕有些极端的份子,会忽然跳出来跟他们拼命,又或者是出来几个刺客,跟他们玩同归于尽的把戏。

这也算是聂政、要离、豫让和荆轲壮举之后的后遗症。这些人,把刺客的行情给搞坏了,大家对这些亡命之徒有点头疼。

当然的,主要是他们有些心虚,毕竟,这焉耆是他们选定的立威对象,那是杀了人的!

……

当意识到这个焉耆国的态度有些不对劲之后,刘邦和卢绾两人,犹豫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开干。

员渠城,方圆约莫有五六里地,四面有群山作为屏障,道路艰险难行,易守难攻。这也是焉耆国王龙栗婆娜敢于对抗秦军的勇气。

在他想来,自己占据地利,秦军远道而来,只要自己耗上一段时间,秦军粮草耗尽,自然就会知难而退。

然而,他啥都料到了,就没料到他的对手是刘邦和卢绾。

这两个在泗水底层厮混了多年,什么难缠的对手没遇到过?

有的是整治这些人的办法。

不出来是吧?

不出来我就把人给你送进去啊——

于是,两个人也头铁的去攻城,而是让人出去驱赶那些都城之外的焉耆国百姓,也不杀,就是单纯的驱赶。

当然,驱赶不动,也不介意给大家亮亮刀子。

这就跟跑马圈地似的,焉耆本来就是小国,部落也都是些小部落,一些散落的牧民,哪里是这些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的对手?

在只要乖乖去员渠城,就不会杀人的许诺下,大家自然不会头铁的去跟秦军拼命。

于是乎,员渠城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拖家带口的往员渠城赶,秦军就远远地在后面缀着,敢往回跑,迎接的就是致命的一刀!

鲜血永越比道理更有说服的力量。

在得到血的教训之后,没人再敢心存侥幸,老老实实地往员渠城跑,好在只要往员渠城跑,就是安全的。

当几十上百的百姓抵达员渠城下的时候,城里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但当后续的百姓,一个个拖家带口的堆积到城门之下的时候,龙叔婆娜和他的一众大臣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群人一旦进城,将会给城里的物质供给造成极大的负担。

可后面秦军虎视眈眈,后退就是死路。

那么问题来了,在确知秦军无法乘机攻城的前提下,身为焉耆国的国王,是眼睁睁地看着这群人渴死饿死在城门之下,还是放他们进来?

国家小的弊端,这个时候就彻底暴露了。

城中防守的将士,谁没有几个三亲六故,谁没有个父母亲族?

你让他们对城外这些人动刀子,强行驱赶,那你得先问问他们会不会直接倒转刀口,发动暴乱……

虽然已经知道了,这是敌人的阴谋,但他们也不得不咬着牙放人进城。

然而,这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有了第一批,那就有第二批,有了第二批,那就有第三批,你让前面的进了,你就得让后面的进。

于是,短短三天的时间,员渠城中的居民人数暴增三倍!

更可怕的是,这群人不仅没有住的地方,他们还没有吃的,刘大亭长在驱赶他们的时候,把账算得明明白白的,粮食绝对够你们维持到去城里,再多,就不用想了!

我们辛辛苦苦护送大家去国都,难道不需要辛苦费的嘛。

所以,坚持了不到五天,龙栗婆娜和龙涂支就顶不住了,不得不出城主动寻求作战,攻守之势,瞬间转移。

精准地落入了以逸待劳的刘大亭长手中。

在这个时代,秦军正处于青铜武器的巅峰时代,而这些西域小国,连配备一把像样的弯刀都有些困难,而骑兵的优势又被抵消的情况,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更何况,刘邦和卢绾,就算是再不精通兵法,那也是跟着赵郢、韩信和章邯这样的顶级将领混过一段时间的人啊。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所以,离开了城池的焉耆国军队,几乎是一触即溃。

龙粟婆娜大惊失措,急忙喝令手下将领关闭城门,打定主意,坚守不出,连那些仓皇逃回来的士兵都顾不上了。

虽然挡住了秦军趁机攻城,但城内的气氛却彻底丢到了谷底。

刘邦和卢绾也不急着攻城,一边在外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一边让楼兰小王子带领一部分会说焉耆话的楼兰勇士和车师国士兵去给城里喊话。

内容简单而粗暴。

城破之后,只诛首恶,除王室之外,其余诸君无所犯,一切田产官职如旧!诛杀国王龙粟婆娜者,为首功,重重有赏!

“大哥,你说我们让人这么喊会有用吗?”

卢绾

“管他有用没用,反正喊一喊,我们又没什么损失,万一有用了呢——老子可不想再在城外喝西北风了……”

当天晚上,城里的气氛就也有些诡异了。

龙粟婆娜也意识到了不对劲,龟缩在王宫里不肯外出,但已然没了什么鸟用,当所有人认识到秦军不可匹敌的时候,大家很明智地选择了弃暗投明,抛弃了妄想对抗大秦的龙粟婆娜。

第二天焉耆辅国侯和守城主将便率兵攻破王宫,斩杀龙粟婆娜满门与右相龙涂支全家。

打开城门,捧着他们的人头,把秦军迎了进去!

刘邦大手一挥,论功行赏。

对这些投诚的焉耆国贵族毫不吝啬,论功行赏,把龙粟婆娜和龙涂支两家的部落田产都分了出去。

原焉耆辅国侯和守城主将,可谓吃得满嘴流油,其余人也都跟着喝了一口浓汤。

不仅如此,一向出手大方,为人仗义的刘大上使,还大开国库,给所有被驱赶来的焉耆国百姓发放了返程的路费和粮食!

并许诺,免征一年赋税。

反正就算是收上来,也没多少,就算再多,对自己也没多少卵用。花别人的钱,他一点都不觉得心疼。

所以,除了一开始几个想要反抗的倒霉鬼,大家一算,这一趟跑下来,不仅没吃亏,好像还赚了……

所有跟着他的士兵,无论楼兰、焉耆,还是大秦精锐,人人有赏,抵得上几年的辛苦。

于是,皆大欢喜!

刘上使仁慈的美名彻底传开,不过,经过这么一折腾,大家也算彻底相信了大秦的善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