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方孝孺的视死如归(1 / 2)

第445章 方孝孺的视死如归

朱元璋痛快了,朱棣松了口气,大手一挥,直接调拨了三百万石物资去北平。

朱高炽在信中说,大明的工业建设摊子太大,不应该由中华重工独立承担。

之前朱棣顾忌朱元璋的态度,没有轻易的做出决定,如今趁着朱元璋高兴,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上海县也划出了一块区域,由中华重工承建。

以朱元璋名义发出去的圣旨,立马遭到了朝廷的反对。

朝廷的官员只是不想生事,不代表他们傻,更不是不知道海贸的利益。

上海是什么地方?

长江的入海口,黄海与东海的交汇处。

黄海与东海的水文不同,导致两边海船的船只不一样,运输模式也不一样。

而只有上海这个地区。

可谓是占尽了地利,任何地方都不如上海的优势。

“还是茹公怕死?不敢为大义献身?”方孝孺逼问,不给茹瑺回避的时间。

茹瑺无力的说道。

当地县衙的官员,无法接受中华重工的态度。

新城区刚刚动工,大量的商人们就已经抢着购买。

“如今我才明白,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道理,从开始我们就努力错了方向。”

方孝孺又一次悄悄进了京城。

茹瑺捂住了耳朵。

上海县的知县,也来到浙江府诉苦。

可他毕竟是皇太孙原来核心臣员,还是太子少保。

更不提本地的大盐商们,挥舞着白花花的现银,一口气就要包下一大片。

北平工程部总部,提前规划,在上海码头外开始修建新城区。

但是诚如方孝孺所言。

他们田地的粮食再也卖不出价格,只能被低价收购。

反应过来的茹瑺,当即决然的说道。

“我们还有机会。”

“我等何罪之有。”

南方。

包括被此人说服,缓和了与黄子澄的关系。

“别看北平的铁道队伍在应天府的建设开支大,可只要把上海的经商权划分给中华重工,多大的开支都弥补上了。”

他们请不到佃户。

“茹公。”

上海县知县骂道。

无论是不是真心实意,只一个道字就把他们的退路给堵死了,他们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李景隆因为移驻地的事,同样对燕世子不满,而且我们早就拉拢了他。”

茹瑺打量着激动的方孝孺。

直到北平传来了巨大的轰动。

“让我想想。”

三艘金州的蒸汽轮船抵达上海,带来了大量的物资,是中华重工上海码头采购的建筑材料。

“让我想想。”

“去年的时候,黄子澄偷偷向太医打听过圣人的龙体。”

种种政策下,都是奔着收走大户人家的田去的。

“这是骗无知小民的手段,北平虽然对小民不再收田税,但是不允许小民的粮食私自交易,只能低价卖给粮点,左手换右手罢了,而且剥削的更过分。”

不久,方孝孺离开了茹瑺的府上,消失在了街头,不知道又去了何处。

地上的乡绅们,正在流传一篇北方土地改革的详细介绍,家家的土地都在被军户经济合作社收走。

“圣人圣明,从改变心意的那天起,第一时间就是控制军权,而我等愚夫却没有醒悟。”

“公应该去北方看看,民怨有多沸腾,南北一体,吾等如何能袖手旁观,更不会接受北平的分配模式。”

“难道茹公不支持储君吗?真的不在乎太子的恩情吗?”

方孝孺摇了摇头:“我们绝对不做大逆不道之事,但是在圣人驾崩的那天,就是匡扶大义,扶持储君登基的那天。”

“有什么不敢的。”

真相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

他比黄子澄的政治态度立场缓和些,不像黄子澄太强势了,排挤了许多本该是皇太孙派系的官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什么时候,普通百姓可以骑到官员头上,对着官员发号施令。”官员骂道。

“冬天快来了。”

“后来我才想明白,我们没有军队啊。”

“中华重工竟然骑到了官府头上,到底谁才是父母官。”

“县衙还对抗不了一家商行?”有读书人不可思议的问道。

“你们不知道啊,哪里是普通的商行,有自己的保卫队,人数和军备都比县衙的差役要强。”

其实茹瑺都已经接受了现实。

方孝孺死死的抓着茹瑺,这位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如果北平只是建工厂,此道我是支持的,但北平还有垄断土地,垄断粮食,威逼百姓们放弃自家的祖业,所有人被赶进去工厂,至读书人何地。”

越来越多的商行,向中华重工上海码头集团购买仓库使用权,以及申请船只运输。

而南方更多宗族。

“北平虽然没有取消科举,但实际上已经取消了科举,天下以后还有读书人种子吗。”

随着北平模式的扩张,这些纷争也越来越多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