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卫太子自尽(1 / 1)

大汉神医 旧月堂主 2103 字 9个月前

傍晚,陈山卖完草鞋竹席后,再经过王府,于是又去敲门。开门的还是那位管家,他一看又是陈山在敲门,于是便发火:“怎么又是你在敲门,跟你说王大人不在,你还来。”

陈山一听王彬还没回来,心想太子也着急想见他,不如将信件交给管家也未尝不可,于是就将信件递给那管家,交代他务必交给王彬。

那管家接过信件后,心想一个织草鞋的递什么信件给王大人,无非是穷得叮当响想过来认亲认戚吧,于是决定先打开信件来看。一看便吓了一跳,原来信件是被全国通缉的太子刘据写的,想让王大人过去找他,太子人现在湖县,就在这位织鞋老的家中。

现在摆在那位管家的面前有两种选择,直接送给王彬,或去报官府拿赏。如果是忠心厚道的人肯定会把信件送给主人,但见利忘义的小人还是不少的,那位管家就属于后者。

他想如果现在拿去报官,那王彬就知道是他报讯,会不会报复我?想来想去,心生一计,他在新安县有一远房亲戚,名叫李寿,在县令手下做令史,不如现在过去报给他,让新安县令过来抓捕,于是他连夜骑快马直奔新安县报讯。

接到报讯后,新安县令立马命李寿带人骑快马过去抓捕,他还生怕刘据会逃走,于是通知湖县令一去出兵围捕。

李寿带兵到泉鸠里陈山家时,陈三一家正在织草鞋,刘据的两个小儿子也在帮忙织草鞋。刘据一直呆在里面那间杂物房,听到外面有官兵的嘈杂声,他感觉到事情不妙,肯定是送信时走漏风声,引得官府过来追捕。

是王彬出卖我?刘据心想王彬不是忘恩负义之人,那是哪里出错?会不会是陈山没有亲自将信交给王彬?有这可能,不过现在想这些都没有用了。

逃跑?刘据第一个念头就是想逃跑,但是听这吵闹声,整个屋子应该是被包围得水泄不通,想逃,插翅都难飞。

怎么办?束手就擒?不,我堂堂一国太子,未来的储君,被擒后他们会羞辱我,这怎么能行。哎,我已经起兵造反了,拆了父皇的台,那就是不忠不孝了,我对不起父皇,唯有一死才能解脱。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有天意,刘据也选择了跟他母亲卫皇后一样的死法,只见他紧闭房门,解下腰间丝带,悬梁自尽。也好,他真的解脱了,可以去天国找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女。

官兵一进陈山家里,陈山父子也不示弱,拿起扁担就跟官兵格斗,大有要跟太子共赴难的气概。可怜陈山一家,哪是官兵的对手,全家都被解决掉了,还包括太子的两个小儿。

李寿第一个冲进后院去找太子,随他进后院的还有兵卒张富昌,只见他一脚踹开后院杂物房的门,看到刘据吊死在杂物房里面,吓得他跪在地下起不来。李寿忙走上前,将刘据抱下来,此时,太子刘据已经断气了。

太子刘据已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长安,传到刘彻那里。估计刘彻也觉伤感吧,遂命将太子并皇孙二人,用棺盛殓,就葬其地。

李寿和张富昌依例也被封了侯,李寿封为邗侯,张富昌封为题候。可见这封侯封得荒唐不过失之也很荒唐,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太子刘据死了,但巫蛊之乱仍未结束。

......

长安城已经恢复往日的繁荣,博济医馆也如常开门。自发生兵变后,公孙彧就感觉到雍门的守兵多了很多,并且个个都是很精壮,而之前的那些守兵都不见了。

看来是长安城各城门大换防,还增加了兵力,经此兵变后,城门的保卫工作做得更严。公孙彧正想着,突然进来一两鬓斑白年过半百的老人,只见那人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一进门就说道:“公孙医师,别来无恙。”

公孙彧一怔,这个人怎么认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天汉二年一起去参加博望苑冬梅会的那位儒士令狐茂,公孙彧忙上前回礼道:“原来是令狐大哥,七八年没见,身体还好吧。”77电子书

“就是身体不好,才过来找你,我这些天来经常头晕目眩,脘闷不饥,苦口食少,有时会觉得身冷。”

公孙彧忙帮他把脉,发现脉象又弦又急,再观其舌苔,又红又肥,于是说道:“令狐大哥,你是情怀郁勃,肝火上升,久则延及脾胃致伤,因此才觉得口苦又不饿,我帮你开几剂草药喝下去就没事了,是什么烦心事烦扰你?”

“还不是太子造反之事,我来长安本事想参加博望会的,谁知到了阳陵就听说长安城内太子造反,刚开始不信,太子这么仁慈之人,又是储君,怎么会造反呢?还来才听说是江充他们的陷害,皇上又远在甘泉宫,他无处伸冤才起兵造反;我乃三老,有权上书皇上,于是在太子逃走后不久,就在建章宫门外跪等皇上,上《讼太子冤书》。”

正在配药的易素素听令狐茂的讲述后,忙问道:“这个时候你还敢上书为太子鸣冤,你不怕皇上一怒之下把你给斩了。”

公孙彧写完诊籍后,也问道:“令狐大哥,有没有等到皇上?上书了吗?”

“皇上没等到,却等到光禄大夫霍光,霍大人应承帮我递给皇上,其实我是有被治罪的心理准备的,随时赴死。”

“令狐大哥确是真汉子,铮铮铁骨,皇上看到你上的《讼太子冤书》吗?”

“我一直跪倒晌午,后来霍大人出来叫我回去别跪了,说是皇上看了我的上书后一直都没有吭声。”

公孙彧和易素素听到说皇上没有吭声,也松了一口气,证明令狐茂没事了,不过也挺佩服他的忠肝义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还敢上书为太子鸣冤,精神确实可嘉。

公孙彧根据令狐茂的病症给他开了:当归身、桃仁、柏子仁、生白芍、楝子、黄连宫六味药,叮嘱他煎汤服下,心想,皇上都没有治你的罪,为何这般伤肝动火,便问道:“令狐大哥你就为这事搞得茶饭不思?”

令狐茂摇摇头说道:“前些日子,长安城传来太子自尽的消息,我想太子死得冤,死得不明不白,于是就开始茶饭不思,终致现在这样。”

公孙彧明白了,原来壶关三老令狐茂竟是为了太子之死而致生病,便说道:“令狐大哥确实让我钦佩,你也不用着急,太子的冤情迟早是会水落石出的,你已经开了一个好头,皇上他没有治你的罪则证明他已经开始意识到太子的冤屈了,往后为太子鸣冤的人会越来越多的,你安心吧。”

公孙彧的现代记忆思维里面,记得后来刘彻是有为太子刘据平反的,于是安慰着令狐茂,但倔强的令狐老头还是不依不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往后为太子鸣冤的人会越来越多,皇上还会为太子平反?”

公孙彧不知怎样回答这倔老头,但见他乃一儒生,不如用儒家的到来来说服他,于是便道:“公道自在人心,好人会有好报,种善因得善果。”

令狐茂听完后也一直点头,并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一句种善因得善果。”

公孙彧这才意识到这句话是佛家的用语,当时佛教还没在中国传播,难怪令狐茂很喜欢这句话,想不到有时一句话竟可以医治一个人的病,这就是心理理疗吧,先前的阳陵大侠朱安世采用的就是这种心理理疗法。

这时易素素已将令狐茂的药配好了,叮嘱他怎样煎服,临走时,令狐茂问道:“公孙医师,你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位织草鞋的陈山一家。”

公孙彧想了想,突然大悟:“陈山大哥,好像是湖县泉鸠里人。”

令狐茂也点点头说道:“听说太子是逃到湖县,藏在泉鸠里一织草鞋人的家中,后因消息走漏,被官兵围捕,便自缢身亡,会不会这位织草鞋人就是陈山?”

公孙彧听后淡淡一笑,说道:“泉鸠里织草鞋的人应该不止陈山大哥一家吧。”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