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十万石粮食(1 / 2)

大明风烟 寂海沉舟 2527 字 8个月前

见阿鲁台言语不善,胡概道,“我大明皇上诚意十足,太师,方才你说鞑靼与察合台汗国东西夹击瓦剌,是为获取地利,我大明与瓦剌因你们两国和大漠阻隔,并不接壤,可不是为此。”

“可你们也不愿意看到一个一统草原的强大瓦剌!”阿鲁台立刻道。

“不错,所以我大明皇帝答应,与你们通好,不再为敌,鞑靼之南,你们大可放心。另外,大明西北的关西七卫与察合台汗国多有摩擦,以后也当安定。只要你们不犯大明,大明也不会再北征。”胡概说到这里,语气开始强硬,“但若再犯,虽远必诛!”

“放肆,你说什么?!”

这话一出,鄂尔多斯部首领苏曼立刻又站了起来,似乎巴突温都苏刚死,就着急着表忠心,想要代替他的位置。

啾——

阿鲁台左肩上的灰鹰突然发出一阵冗长的嘶鸣,吓得苏曼赶忙坐下。

阿鲁台眼睛一瞪,“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转头看向胡概,冷笑一声,“胡特使,大明皇帝派你来好似不是和谈的,倒像是来威胁的。”

胡概道,“太师莫要误会,这是事实,不是威胁。”

阿鲁台没有回应,沉思良久,站起身来,走到胡概身前,“特使方才的话我听得懂,倘若我今日不答应,来年开春与瓦剌开战,大明就要抄我鞑靼和察合台汗国的屁股是不是?这哪里不是威胁?”/apk/

胡概抬头看着他,“这何尝又不是大汗和太师向我大明呈递国书的原因。”

两人对视,阿鲁台脸色铁青,胸膛起伏,显然胸中正酝酿一股冲天怒火,只可惜无处发泄。

良久,阿鲁台稍稍平静下来,“胡特使,我承认你说的不错,不过我也向你交个底,凭我鞑靼现下的实力,就算与察合台汗国东西夹击,也不见得是瓦剌的对手,若是来年开春的大战大明袖手旁观,怕是就要看到一个更加强大的瓦剌虎踞北方了。”

胡概就等他这一句,闻言道,“那太师还想要怎样?”

“自然还是希望大明出兵。”阿鲁台说道。

“太师,既然胡某方才如此说了,当知道这是我大明皇上的底线,你我再多拉扯也是浪费时间,还请太师换个条件。”

胡概依然是威胁,若阿鲁台还要坚持大明出兵,与大明朝拉扯,开春瓦剌就该进攻了,到时后方大开,两面受敌,可就麻烦了。

阿鲁台闻言,心中快速分析了利害,强行压下一口气,想了想道,“好,两国结盟要的就是诚意,既然特使要我换个条件,那我就换一个。”

他顿了顿,“行军打仗,人数优劣倒也是其次,我十万大军与察合台汗国十万大军,也不见得就一定敌不过瓦剌,但是得用气,方才特使与我说到地利,漠北之地哪里有漠南肥美,若是大明朝答应来年得胜之后,准许我鞑靼在河套地区放牧,那到时必然是三军用命,何愁不胜?特使放心,我们只放牧,不占有。”

河套地区就是黄河北部的冲积平原,陕西之北,阴山之南,这里虽不比江南,但水源充足,草木丰盈,是养马放牧的最佳之处,当年朱元璋将残元势力从这里赶了出去,并设置了东胜卫,但朱棣即位后,出于多方考虑,将卫所迁出,不再驻兵。

不过虽然如此,其他势力想要染指,却也是万万不能的。

现在阿鲁台说“只放牧、不占有”,胡概怎么可能会相信,他也不多做解释,摇摇头,“不行,太师还是换个条件。”

阿鲁台眯眼,“特使不请示一下大明皇帝,怎么就能说不行?”

胡概道,“太师可代表大汗,但我胡概可代表不了大明皇上,不过我是代表不了皇上点头,却可以代表皇上摇头。”

阿鲁台皱眉,想了想又道,“大明有神机营,火器威力天下皆知,既然大明无法为我鞑靼铁骑提气,那就给我三千火铳,百座火炮,来年拿下瓦剌不在话下!”

胡概闻言又是摇头,“不行,大明三大营,神机营也不过五千人,拱卫京师,听命皇上,太师张口就是三千火铳,百座火炮,岂不是要将我神机营挖空?”

阿鲁台这下恼怒了,环眼一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大明想要眼睁睁看着瓦剌吞并我鞑靼,一统这大漠草原?”

胡概看火候到了,微微一笑,“太师,你的胃口太大了,所提条件胡某万难答应,不过方才胡某想过了,有一条即可为三军提气,助来年大胜,又可让皇上答应。”/

“特使不妨直言。”阿鲁台没好气道。

他知道,胡概绕了这么大一圈,其实这所谓“方才想过”的条件早就有了,只等将自己逼至墙角,无路可退而后无奈答应。

“太师,我们汉人有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鞑靼铁骑打仗,粮草便是牛羊,今年正遇寒冬,鞑靼冻死的牛羊怕是不少,如此来年开春与鞑靼大战已是先败之局。”

胡概说到这里,伸出两根手指,“太师说鞑靼有兵十万,好,那我大明就在来年太师开战之前奉上二十万石粮食,以助太师旗开得胜!”

在座的鞑靼众部族首领闻言都是气愤异常,自己的族人在前面浴血打仗,大明朝却只想出点粮草了事?这坐山观虎斗的心思也太明显了吧?

但碍于阿鲁台的呵斥,当下他们均是不敢出声,一个个憋的脸红脖子粗,只顾大口灌酒。

“哼!”

阿鲁台同样愤怒,他看着胡概,眼中都快冒出火来,猛然转身,坐回首座,“大明朝真是一手好盘算,二十万粮食就想打发了我们!”

胡概也坐了下来,“太师,胡某还未说完。”

“哦?大明朝还有其他好处提供?”阿鲁台心中又有了希冀。

现在的他处境被看透,气势上完全被胡概压制,已经没有了主动权。

胡概道,“二十万石粮食只是其一,方才太师说行军打仗要用气,大明河套得之不易,绝无可能答应太师放牧,但假若来年开春太师得胜,大明朝可定期开放边关,与鞑靼互市!”

阿鲁台闻言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他心里明白,大明提供粮食是为打败瓦剌,开关互市是为减少鞑靼对大明边关的骚扰劫掠,而且前提还是在来年得胜之后!

这怎么看都是大明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是个颇为划算的好买卖,而自己却沾不到多少便宜,更别提油水了。

胡概继续,“太师,大明能提供这个条件已是不易,我们需要的是牛羊马匹,你们需要的是丝绸、茶叶、锅碗瓢盆,互市之后,大明鞑靼各取所需,这才是真正的和平。”

阿鲁台心中哀叹,这胡概是摸准了自己的处境,死命压价,但可恨的是,自己还没有其他抬价的手段。

既已如此,他觉得还是尽量多捞一些好处,思虑片刻道,“我鞑靼来年出兵十万,可还有女人孩子,这加起来可远远不止十万,二十万石粮食可是不够,况且我们的族人常年吃羊肉,食量大,跟你们明人吃米吃面可是有些不习惯,特使说的不错,今年寒冬,冻死饿死的族人、牛羊俱是不少。”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