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赛哈智的心思(2 / 2)

大明风烟 寂海沉舟 2777 字 8个月前

赛哈智闻言大怒,络腮胡子都翘了起来,重重一拍桌子,“东厂之人,尽是如此怂包!”

他环眼圆瞪,“胡大人,郑总兵,两位放心,我回京之后就向皇上禀明原委,誓要还两位公道!”

胡概瞥他一眼,心中知道,别看这赛哈智嘴上说的大义凛然,方才将东厂的心思说的清楚,可他赛哈智自己呢,他的心思自然也是不想看着东厂天天在锦衣卫头上拉屎撒尿。

当今皇上上位,东厂想要继续得宠,但他赛哈智,难道就不是想着趁此机会扳倒东厂?现在想来,从这赛哈智一到这知府衙门,拉拢自己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赛哈智话说到这里,郑亨终于是回过味来了,顿时脸色变得精彩起来,方才的愤慨荡然无存,杵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好直接坐下,只能向胡概投去求助的眼神。

他就算再怎么对京师朝堂不明白,也知道东厂和锦衣卫那就是一对解不开的冤家,这赛哈智在这里信誓旦旦说要替自己讨回公道,到时总不能他说,你站在旁边听吧?马前卒铁定是跑不了的!

这是妥妥的要把胡概和他郑亨带进两虎相争的浑水里去!

而且还根本没有什么好处可谈,他们两个现在看起来头衔不小,可都是“临时官”呀,无论结果如何,那都是妥妥的棋子。

胡概看了看赛哈智,“赛指挥使,胡某名头上顶着的虽然是山西巡抚,但实际还是当了多年的广西按察使,郑将军呢,也是一直在这大同镇任职,我们都不是京官,平日里鲜少机会面圣,只能百千里之外遥拜万岁,京城里的事情我们不敢擅言,这次和公公虽然说的是有些偏颇,但皇上也没有怪责,反而是下旨要我们准备之后的事情,我们若是以此讨回这言语上的公道......”

他停顿一下,脸现为难神色,“一来现在大明与鞑靼、察合台汗国联盟共击鞑靼才是当下要紧之事,如果在这种小事上争个长短,皇上难免不悦,二来也怕皇上以为我们急于揽功,至要事于不顾,是有什么非分之想。”

郑亨赶忙应和,“是呀是呀,赛指挥使,这公道我们就不讨了,不讨了。”说完终于顺着话头坐了下来。

赛哈智统领皇上亲军,形象长得粗犷,心思却一点不粗犷,自然听出来胡概和郑亨这是拒绝,顿时脸色有些难看下来,“看来两位还是担心哪。”

随即问胡概道,“胡大人,你有同乡内阁首辅杨大人撑腰,你怕什么?”

胡概闻言一惊,赛哈智一再提起内阁首辅杨士奇,与其说是和胡概一见如故,倒不如说是看上了他身后这棵大树。

他没有回应。

赛哈智见此站起身来,显得颇为激动,“胡大人,我赛哈智是粗人,可说不来你那些文文邹邹,弯弯绕绕的话,咱今个就说大白话,不好听的我来说。”/apk/

他伸手比划个“八”字,“咱们为臣,就是八个字,公忠体国,报效皇恩,但现在你看看,太祖皇帝‘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还立在太庙,曾翔和范之流却已经在扰乱朝纲,如此下去,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胡大人,郑总兵,难道咱们就斗不过那些个没鸟的玩意了么?!”

胡概和郑亨听着都是心中一紧,这些话他赛哈智敢说,满朝谁不知道他锦衣卫和东厂不对付,互相赞赏那才是有鬼了,但他们两人可打死也不敢说,说了那可就是选边了。

赛哈智还未完,他看着胡概,“胡大人,你方才的担忧没有错,不过我赛哈智这次去关西七卫与你一样,来年大战结束才能回来,到时回京复命,咱们有功在身,讨回个公道还不是手到擒来?”

胡概皱眉,心说他这是真的把这次看作锦衣卫扳倒东厂的机会了,死活都要将自己当作马前卒,拉进那滩浑水里去。

但现在面对的可是锦衣卫指挥使,话说的还是不能太直接,不然既得罪了东厂,又得罪了锦衣卫,官场复杂,他这后面的官运怕是杨士奇也不一定能罩得住。

于是想了想道,“赛指挥使,国事当前,我胡概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你今日所说都是来年战后的事情,不如等战后再说如何?”

他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拖延时间了,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

赛哈智脸现不满,但也知道今日在这酒席之上应该是得不到一个爽快的结果了,想到这里,他心说何必急于一时,等自己从关西七卫回来,有功在身,胡概即便不愿意,皇上面前表功时也得拉上他们,当即道,“好,就依胡大人,不过朝廷阉人横行,关乎朝廷社稷,你可要好好考虑啊。”

“好。”见他答应,胡概长舒一口气,端起酒杯,“来,赛指挥使,郑总兵,咱们共饮一杯!”

他急忙给这个难应付话题做结尾,生怕赛哈智又把话题给绕回来。

第二天巳时,寒气稍散,胡概便与郑亨一道送别了赛哈智。

两人回到大堂,郑亨问道,“大人,若是赛哈智回来还要劝说咱们上书弹劾东厂可如何是好?”

胡概无奈,指了指自己的官帽道,苦笑道,“你我都是皇上临派的官员,东厂锦衣卫是谁也得罪不起,咱们要是在朝堂上说的上话,赛哈智昨夜也不会说出那番话来,将东厂太监直称‘阉人’,郑总兵,你问我该怎么办。”

他苦笑着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只能是先办好朝廷的差事。”

“本以为就是结盟共击瓦剌之事,却没想到一会是东厂,一会是锦衣卫,真是麻烦。”郑亨摇摇头,也觉得不是很好应对。

中原历代王朝就是这样,十成精力,八成用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上,只有两成干正事。

郑亨索性也不再多想,直接问正事,“那朝廷的差事大人可有差遣?”

胡概道,“昨夜我已经考虑过,现在大同的军仓可否容纳五十万石粮食?”

“大同镇有四座军仓,每仓十座仓廒,每廒可纳一万石,总计可容纳四十万石粮食。”

“嗯。”胡概点头,“粮食是用来给阿鲁台打仗的,可不是朝廷发善心接济他度过寒冬的,眼下要紧的便是军仓,现在天气寒冷,你择地修建简易军仓,来年的五十万石粮食都必须先在这里,另外,派人将大明国书呈递阿鲁台。”

“是。”

“明日我便启程去太原府,与山西布政使、山西户部清使司主事商议粮食之事,不足的部分得尽快上书朝廷调粮。”胡概又道。

“不如末将陪您同去吧。”郑亨提议。

“不。”胡概拒绝,“你就在大同修建军仓。”

说完想了想,又道,“哦,对了,你帮我找一幅塞外蒙古舆图来,我明日去时便要带上,地理标记尽量详尽一些。”

郑亨虽然对这个要求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是,太宗皇帝五征塞外,行军舆图已至详尽,我这就给大人呈来。”

“如此甚好。”胡概喜道。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