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亲自送粮(2 / 2)

大明风烟 寂海沉舟 2504 字 8个月前

阿鲁台伸手摸了摸络腮胡,掩饰自己的神色,随即哈哈一笑,“我们大汗还有要事在身,不在此地,特使若要相见,须得下次了。”

要事在身,还有什么要事比得上鞑靼举全族之力进击瓦剌还重要?这更加让胡概肯定了郑亨当时的怀疑。

“那便可惜了,没有觐见的机会。”胡概惋惜道。

阿鲁台转移话题,热情拉起胡概胳膊,“特使,走,我带你去观览一下我鞑靼的好男儿!”

他其实知道胡概此次亲自前来就是想看看鞑靼出征的大军,毕竟大明的五十万石粮食可不是白给的。

胡概喜道,“正有此意!”

阿鲁台上马与胡概前面并行,到了蒙古包处,他立刻吩咐手下人卸粮,让大明将士歇息。

但涌出来的却是一群鞑靼妇女和年迈老人,看的胡概等人目瞪口呆,却也没有多问。

阿鲁台指了指一旁的山岗,对胡概道,“特使,咱们上这赛音岗一观如何?”

胡概看去,这赛音岗方才远看有茫茫草原衬托,倒也看不出什么,但近看却堪称雄伟,它不算高大,但贵在磅礴,就像是大地上隆起了一条巨龙,“好!”

坡度不大,胡概带着郑亨跟随阿鲁台骑马上了山岗。

“特使看看那一边。”阿鲁台指向赛音岗另一侧。

胡概看去,顿时便开了眼界,只见下方蒙古包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绵延不知多远,到处都是悠闲吃草的骏马以及聚集在一起谈笑跳舞的鞑靼将士。

“呵呵,特使,这便是我鞑靼勇士!”阿鲁台自得笑道,随即冲着下方大喝道,“小崽子们,都提起精神,让大明特使好好看看我鞑靼铁骑!”

啾——

那头灰鹰好似听见了命令,自阿鲁台肩头飞上天空,一声长鸣,飞向远处。

随着它飞过,下方的鞑靼将士一个又一个站起身来,纷纷举目看向岗上。

鞑靼均是骑兵,军纪虽然严明,但却没有大明将士整齐列队的讲究,但纵然杂七杂八站着,这庞大的军容依然让胡概看的心惊。

正如郑亨所言,他甚至能看到许多尚未褪去稚色的脸庞。

“太师,这里是十万人?”胡概问道。

“没有,这是有七万人,还有三万人在此地之北二百里外的翁金河。”阿鲁台说完笑道,“特使若是有意,可前往一览。”

“翁金河......”胡概低眉,随即笑着对阿鲁台道,“那倒不必了。”

阿鲁台说翁金河有三万人,那就一定有三万人,即便他另有图谋,这面上的事情也必然做的干净,去了又能有何用?

“特使放心,两国已经结盟,大明如约送来了五十万石粮食,我鞑靼定然也是不会背叛盟约。”阿鲁台一副舍我其谁的气魄,“这十万勇士就是踏平瓦剌的先锋!”

说完又指了指身后岗下,这里就是胡概来时之地,“鞑靼此战关乎生死存亡,好男儿不分老幼,都要上战场,运送粮草、驱赶牛羊这等后勤之事,就只能交给鞑靼的女人和老人了,他们同样是我鞑靼的勇士。”

他看着胡概,“特使,瓦剌既要来犯,妄图吞并鞑靼,防守避战,不如我鞑靼主动出击,这次西征,我鞑靼可是要毕其功于一役,誓要击败瓦剌,以报我族之仇!”

对于鞑靼来说,进击瓦剌的确是西征。

胡概看看前面的鞑靼将士,又看看身后的女人老者,心说鞑靼这是真的要举族出动,背水一战呀。

“这场仗太师打算怎么打,第一战在哪里?”胡概问道,这可是个关键问题。

阿鲁台笑道,“特使,你这个问题在你大明朝可以这般问,但在我鞑靼可就不对了,我们和瓦剌都是游牧,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家,打仗也是一样,我鞑靼十万精骑,纵然西有察合台汗国夹击,相比于瓦剌,明面上还是劣势,这场仗要想赢,就得出其不意,特使问我第一战在那里?那得看瓦剌怎么布置,现下我可回答不了。”

“太师说的是。”胡概表示认同,看了一眼岗下的大军,又问道,“太师,胡某久在江南,见识浅薄,还从未见过这草原大战,不知可否同往一观?”

阿鲁台显然是没有料到他会提出这个要求,闻言一滞,伸手摸了摸络腮胡,也看向下方的鞑靼将士,神色冷冽,“特使,这是大明皇帝的指示么?”

“不。”胡概摇头,“只是胡某的私心。”

“哈哈哈......”阿鲁台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只是这笑声显得颇具冷意,“我鞑靼举族西征,将一国命运都系在了裤腰带上,可非儿戏,特使大人要看戏可是选错了地方,你我两国的盟约里可没有这一条。”

他转头看向胡概,神色不悦,“特使大人要去观览也不是不可以,除非大明出兵参战,我阿鲁台再不济,也绝不会允许我鞑靼的勇士被人当成斗兽场里的野兽来取悦。”

虽然阿鲁台的理由还算得上充分,但却更让胡概对这号称的举族一战怎么打产生了浓厚兴趣。

胡概也未强求,微微躬身,“太师莫要动怒,是胡某考虑不周,观览之事就此作罢。”

“好说。”阿鲁台只是淡淡回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也许是刚才搞僵了气氛,两人只是再闲谈几句,便下了赛音岗,胡概提出告辞,“太师,粮草已经足数送至,胡某就不多留了,免得打扰了太师的备战。”

阿鲁台也不挽留,“好,大军阵前,我也没有好招待的,特使要回,那我也就不留了,特使放心,回去只管等待我鞑靼得胜的好消息。”

“好说。”胡概拱手。

两人分别,胡概率兵而回。

大军往南走了一日,胡概突然引缰停马,回头看了一眼,问郑亨道,“郑将军,可看清楚了,确定阿鲁台没有派人跟随?”

郑亨道,“大人放心,没有人跟随。”

“好!”胡概道,“安排副将率军向南回大同,你我带上三百精骑向北!”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