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狐狸精(1 / 1)

寒门世子 风采 1312 字 8个月前

如今的皇帝赵仅,不过是大魏第七位君主,在位已二十三载。三年前,他颁下诏书,改年号为元嘉,并将原本每三日一次的朝会调整为五日一议。

昨夜,赵仅宿于储秀宫。这宫中的静妃,乃是当年皇后亲自从秀女中选出的佳丽。她身段曼妙,凹凸有致,一对杏仁眼宛如迷离的盘丝洞,只需一眼,便足以令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这样的女子,在民间会被唤作“狐狸精”或“狐媚子”,而在皇宫,则尊称为“艳妃”。

静妃入宫以来,六宫嫔妃皆黯然失色。赵仅几乎夜夜留恋储秀宫,乐此不疲。其他妃嫔对此颇有微词,唯有皇后泰然处之。皇后年岁渐长,风华不再,已无法再吸引赵仅的目光。而静妃,恰恰成为她挽留帝王心的“工具”。

今日又是朝会之日,尽管赵仅在太监的反复催促下极不情愿,却也不得不起身更衣。他打着哈欠,对朝会颇为厌烦,甚至暗想当初不如改为每月一议。那些大臣个个口若悬河,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能争论不休,实在让人心烦,比蚊子还要讨人嫌。

赵仅步入万和殿,甫一落座,江廷便走出队列启奏:“皇上,明州晋通县令王承宗有奏报……”

一听这个名字,赵仅心中烦躁不已。王承宗已被贬为县令,怎还不安分?难道非要逼朕摘他的脑袋不成?宰相韩京闻此亦皱起了眉头。王承宗乃其政敌袁不屈的党羽,他向来对其无好感。王承宗遭贬,他还在背后推波助澜。然而,江廷竟敢在朝会上直呼王承宗之名,莫非不怕触怒圣颜,给王承宗再添一击?他到底有何图谋?

江廷接着详述了摊丁入亩之策。赵仅疲惫的眼皮瞬间抖擞起来。身为天子,自幼接受世间顶级名师的教诲,研习治国之道,无论是智识还是视野,均堪称一流。摊丁入亩的确是一条解决赋税困境的良策。可是,如此妙策,怎会出自王承宗之手?真是恶心。/

不对!赵仅深知王承宗,他虽在学问上有一定造诣,但哪怕给他两个脑袋,也绝不可能构想出摊丁入亩这般惊世之策。他背后定有高人指点。江廷续奏道:“皇上,据王承宗奏疏所言,提出摊丁入亩之策者,乃是晋通县一名秀才,名叫赵凡。”

朝廷上一阵哗然。

那让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的税收难题,竟被一个秀才轻松破解了?

这满殿的进士老爷们,竟被一个秀才比得黯然失色?

赵仅的目光锁定在林万里身上。

“林大人,您身为户部尚书,对此有何看法?”

“回禀皇上,微臣认为此法可行。若能推广实施,我大魏税收有望提升三成,足以缓解当前困境。百姓从此不必为添丁进口而担忧税负,定会欢欣鼓舞,赞颂皇恩浩荡,高呼‘万岁’,盛赞皇上英明。”

赵仅微微颔首,再次环顾大殿。

“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皇上,微臣持异议。”

只见兵部右侍郎秦朗走出队列:“皇上,摊丁入亩看似良策,实则不然。田地多者将承担更多税赋,必生怨言。若废除按人头征税,人口恐迅速膨胀,人多地少之下,贫民只会越来越多。若生活无以为继,激起民变,后果将不堪设想。”

江廷紧皱眉头。

秦朗乃韩京**,他们向来为了反对而反对,

明明是造福百姓的政策,到他们口中怎么就变成了祸害?

随后,兵部尚书吕方也站了出来。

“皇上,若在五十年前,微臣定会力挺摊丁入亩。然而如今大魏外有匈奴窥伺,如此改革恐引发田多者不满,一旦民变,匈奴乘虚而入,国家危矣。”

“吕爱卿所言亦有道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袁不屈等人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所谓“从长计议”,无异于让这本可振兴大魏的良策胎死腹中。

林万里心中痛惜不已。

此刻不行动,恐怕大魏今后再无推行之机,

他再次奏道:“皇上,目前国库亏空确是事实,摊丁入亩既然不可行,开放宵禁、发展夜市也能增加部分税收,恳请皇上恩准。”

赵凡曾早有此提议,却因韩京一派反对而石沉大海。

林万里此刻重提旧议。

赵仅没有再征询意见,直接批准。

国库空虚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若再筹不到钱,连官员的俸禄都可能发不出。

见皇上已准,韩京一派无人再做声。

成功阻挠摊丁入亩已让他们大获全胜,无需再节外生枝。

林万里乘势追击:“皇上,赵凡才智出众,恳请破格任用。”

韩京眼神一沉。

这些人真是得寸进尺!

他意味深长地瞥了吕方一眼。

吕方心领神会,立刻出言:“赵凡仅是一介秀才,尚未中举,若破格提拔,置天下读书人于何地?赵凡若有真才实学,自当通过科考进入朝堂,林尚书切勿揠苗助长。”

早已心不在焉的赵仅随口应道:“是金子总会发光,退朝。”

赵凡一行人来到明州城下。

穿越至今,不过三个多月,再临明州,却仿佛隔世。

彼时,他还是个身无分文、背负恶名的乡野鄙夫,而今,已是有钱人家。

城门前聚集了不少难民,皆是从北方逃难而来。

匈奴近期频繁侵扰大魏边境,战火似有重燃之势。

这些难民个个面色憔悴,衣衫破烂,早已失去人的模样,

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赵凡虽心生怜悯,无奈自己只是个秀才,无力相助,只能轻叹一声,准备进城。

“马车一百文,每人十文。”

入城费与虎牙山相同。

赵虎付了钱,守城官查验过路引,放他们入城。

守城官唤来两名士兵:

“速去通知魏家和颜家,说晋通县的赵凡进城了,你们跟着他们,探查他们落脚何处。”

守城官也不明白,一个小小县份的秀才,怎会让明州两大世家如此关注?

与贼寇一番智勇较量,加上连日马不停蹄,赵凡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终于寻得一家宽敞客栈落脚,他随意填饱肚子,便早早回房歇息。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