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朝中争议(1 / 1)

寒门世子 风采 1388 字 8个月前

嘿嘿,这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吧。看你们还怎么得意。

韩京递上颜本昌的奏疏,禀道:“皇上,现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因其关乎重大,臣等不敢擅自定夺,恳请皇上亲自过目。”

赵仅瞥见是颜本昌的奏疏,兴致顿时减半。然而看到群臣个个面色凝重,他只好耐着性子扫了一眼。

“微臣颜本昌冒死进谏,摊丁入亩实为解决我大魏赋税困局的上策。若蒙皇上恩准,付诸实施,定能使赋税收入显著增长,实为我大魏之幸。”

“此外,微臣另有一策,可与摊丁入亩相辅相成。”

“大魏立国已逾百年,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量田土落入官绅之手,官绅免赋,导致国库税收逐年减少,而朝廷开支却日益攀升。”

“收支失衡,连年赤字,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因此,微臣恳请皇上颁行官绅一体纳粮之法,凡是我大魏子民,无论官绅百姓,均应平等对待,共同承担纳粮交税之责。”

“如此一来,不出三年,国库充盈,富国强兵指日可待,皇上必将成为中兴之主。”

“微臣深知此策一旦上奏,必将招致官绅群体的强烈不满,甚至背负千秋骂名,但微臣无所畏惧。若皇上能采纳官绅一体纳粮之议,实乃大魏之福祉,百姓之福音,即便粉身碎骨,微臣亦无怨无悔。”

读罢,赵仅心中波澜起伏。

颜本昌啊颜本昌,你都已经告老还乡了,还不消停,又给我出难题。

自古以来,哪朝哪代的官绅不是免税的?

你提出官绅一体纳粮,这不是公然挑战天下共识吗?

策略虽好,可我若触动了官绅的利益,他们能答应?

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颜先生的这份奏疏,诸位爱卿都看过了吧,有何看法,都说说。”

无人应答。

他们心里对颜本昌恨得牙痒痒。平日里对他尊称一声“先生”,视他为楷模,敬他畏他,可他竟敢拿他们开刀,断他们的财路,这还是人干的事吗?

尽管如此,他们却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忍受。/

赵仅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平日里个个舌灿莲花,今天怎么都哑巴了?嗯?”

群臣皆低头敛目,宛如入定的老僧,默不作声,以此表达对官绅一体纳粮的无声抗议。

凭什么支持?

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免税吗?

我家祖祖辈辈都不交粮,还为大魏江山劳心劳力,功勋卓著。

轮到我这一辈,突然就要交粮了,门都没有。

民部左侍郎江廷挺身而出。

“微臣江廷启奏皇上,长远来看,官绅一体纳粮确为良策。”

“正如颜先生奏疏所言,当前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大量田地集中于官绅手中,甚至有百姓将自己的土地挂靠在官绅名下,长此以往,国家税收只会愈发萎缩。”

“倘若实施官绅一体纳粮,国家税收将大幅增加,不仅不再苛责百姓,还能实现富国强兵,大魏中兴指日可待,皇上也将名垂青史,受后人敬仰。”

兵部尚书吕方立刻反驳:“皇上,此议万万不可采纳,历朝历代难道无人想过此法?并非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一旦推行,恐引发天下大乱,何况如今匈奴大军压境,虎视眈眈。若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官绅人心必会离散,其中激进者甚至可能投靠匈奴。”

江廷冷笑一声:“吕尚书危言耸听,莫非你不愿交粮?吕家世代受皇恩,如今朝廷有难,你只顾自家私利,不顾国家大局,是何道理?”

“你不要含血喷人!”

眼看二人又要争吵起来,赵仅头痛不已。

大事小事都要吵,没完没了,真是烦透了。

“行了,都别吵了,袁爱卿,你怎么看?”

“微臣以为,颜先生提出官绅一体纳粮,乃是出于国家大义,其拳拳爱国之心,昭昭可鉴。从国家长远计,微臣赞同。”

赵仅微微点头:“韩相,你的意见呢?”

“微臣只有一言,皇上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与百姓共治天下。”

此言一出,如醍醐灌顶,赵仅茅塞顿开。

而袁不屈等人则面露失落,心中百感交集。

官绅一体纳粮,颜先生的一片苦心,终究未能落地,反而可能使他成为天下士人的公敌,晚节不保。

颜先生,怕是要栽了。

大魏,恐怕也看不到希望了。

韩京的一句话,似乎已成定论,此事无需再议。

然而,民部尚书林万里却在此时站了出来。

他偏不信这个邪,非要与众人争上一争。

林万里矗立于殿堂中央,一身傲骨铮铮作响。他慷慨陈词:“适才所诵再兴四句,振聋发聩,犹如醍醐灌顶,这便是吾等读书人求知问道的真谛,诸位同僚,难道你们不以为然乎?”

“官绅一体纳税,旨在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尔等口口声声颂扬再兴四句,然而真要付诸行动,却又百般推诿阻挠,岂不怕他人笑我大魏朝堂之上,满座皆为口蜜腹剑之徒?”

面对林万里的质询,兵部尚书吕方泰然处之。“林大人言辞激烈,若果真蒙皇上恩准,我等自当鼎力支持。然而,此事一旦触及天下士绅利益,他们肯善罢甘休乎?汝就不惧其反戈一击乎?”/apk/

“倘若官绅一体纳税之议,早于百年前提出,或有实施之可能,我等亦当欣然接受。然时移世易,今日之情势,已非昔日可比矣。”吕方语气平和,却字字如针。

赵仅闻听此言,眉头紧锁,心中暗忖:吕方竟敢将难题抛给朕,欲使朕背负罪责,待朕腾出手来,定要与他清算这笔账。

林万里毫不退让,针锋相对:“假使我等亲自致函家族,劝导族人主动纳税,树立表率,天下士绅岂能不纷纷效仿?”

吕方面露不屑,冷哼一声:“林尚书所言过于理想化矣!世间最难揣摩者,莫过于人心。推行改革,谈何容易?纵然此间同僚心悦诚服,那些地方官员、士绅阶层,真能积极配合乎?只怕表面顺从,实则阳奉阴违耳。”

“历朝历代改革之艰辛,阁下研读史书应比我更为洞悉。轻则引发朝政动荡,重则危及江山社稷,不可不慎。”

林万里痛心疾首:“纵然困难重重,亦不可坐视不理,任由弊端丛生!”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徐徐图之。”吕方淡然回应,朝会遂在不愉快的气氛中草草收场。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