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世衙役阶级分明,终生不能升迁不一样。
大明初期的衙役,是可以得到提拔重用的。
明初有些衙役,甚至一路高升,最终被提到了中枢大臣的位置。
这在后世是无法想象之事,但在明初并不少见。
能够升迁,衙役们自然更有动力工作,以及夺权。
特别是对转业而来的士兵和基层军官而言。
对县官来说,因为以前衙门完全被地方胥吏所掌控,他们若要整治那些在本地根深蒂固的胥吏,就会造成县衙秩序混乱和失治,影响自己的政绩与前途。
所以,很多时候,县官们虽然对胥吏们的所作所为不满,却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任由他们行事,以此换取自己任上平安无事。
反正过几年,就调到别处去了。
可如今,有了转业退役而来的士兵和军官加入,县官忽然发现自己找到了可以对付原来那些胥吏的人。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立即便开启了对原来把持县衙的旧胥吏的夺权。
趁着改制的机会,将其中不少胥吏赶出衙门。
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衙门普遍上演。
毕竟,能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哪个流官又真的不愿意呢?
以前是怕引起事端,只图平安顺利渡过三年任期。
如今形势大变,他们当然很乐意将权力收回来了。
从军队转业和退役回来,安排到衙门当差的人,同样不满足于手中无权。
就这样,在他们的联手之下,原来县府衙门的权力结构迅速发生变化。
连带着的影响是,以前衙门普遍不支持税务司征税,不配合税务司行事。
可如今,县官和退役转业而来的新人,都看到可以利用税务司征税的事,打击以前的胥吏,他们态度立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税务司一夜间,从“敌人”变成了“盟友”。
毕竟,原来的旧胥吏,才是各方最大的“敌人”。
这顿时让税务司压力大减。
各地官员弹劾税务司的奏章,也变成了弹劾地方胥吏。
借着衙门改制的浪潮,税务司终于渐渐在全国各地站稳了脚跟。
……
北平。
朱能率领三千新军将士抵达的时间,比原来的预计,足足提前了十多天。
水泥大道的铺设,让马车的行进速度加快了许多,也不会因下雨而致使道路泥泞难行。
再加上新军将士皆是精锐之军,行军当然更快。
在北平休整了几日,朱能便决定领兵出征。
以往每次出征,都是在冬季,唯独这次,还是盛夏。
正常而言,这个时间段仍是农时,不适宜对外大动刀兵。
但新军是完全专业化的脱产军队,并不像卫所军一样,受农时的制约和影响。
“虽然新军都是精锐将士,可仅率三千兵马,便出兵北伐,会不会太冒失了一些?”出发之前,蓝玉有些不解道:“轻骑突进,倒也并非不可。昔年霍去病攻打匈奴之时,便采用过此类战术。”
“但一则霍去病所率兵马,皆是精锐骑兵,来去如风,可进可退。”
“而如今你所率的新军,则是马车战车为主,行进速度虽然步兵快一些,却也有限。”
“一旦遇到大队北元兵马,被其重兵包围,只恐有全军覆没之忧。”
“更何况,即使是派精骑突击,效仿唐初李靖灭突厥的战法,也应该同时调遣其他各路大军配合,对北元形成挤压之势,方可剑斩王庭。”
“然太孙殿下不仅不做布置,反而令我约束各路兵马不得随意出关,只任由你一支孤军深入。”
“不是我蓝玉不相信太孙殿下,实在是这等战术,我用兵多年,闻所未闻。”
朱能却是胸有成竹:“大将军只管按太孙殿下的布置行事。”
“军队改制和裁军,才是当下的大事。”
“北平一线,有数十万卫所军。”
“有大将军坐镇,方能不乱。”
“至于剿灭北元之事,交给末将等人就好了。”
“大将军无须多虑。”
蓝玉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已经老了,大明的未来,只能靠你们年轻人。”
“我分析过太孙殿下剿灭倭寇,收复台湾,平定倭国的战争,太孙殿下的战术天马行空,指挥出神入化,有似神来之笔,无愧大明军神之称,远胜我矣。”
“你虽然年轻,但却是太孙殿下亲自带出来的人,我相信你。”
他心中其实十分放心不下,深感忐忑不安。
但大军出征的当口,也只能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
“我会调集大军在张家口堡聚集,等着你凯旋归来。”
张家口堡正是此次出征必经的边关重镇,也是护卫北平最重要的桥头堡。
蓝玉调兵到张家口堡,说是等朱能胜利归来,实际上是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
若有必要,随时可以从张家口出兵策应。
又能防止北元反击。
朱能虽然年轻,亦是宿将,闻歌而知弦意。
他没有多言。
新军要证明自己,唯有用战场上实打实的战绩。
当下向蓝玉拱了拱手:“大将军,末将领兵出征了。”
旋即,转身挥手。
嘹亮的号角声吹响。
三千将士,坐上了马车,浩浩荡荡开赴战场。
望着逐渐远去的大军,蓝玉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他们真能击败北元吗?”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