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房玄龄提议,大唐也要做排行榜(1 / 1)

“这不管是军队还是官场,都讲究一个资历,那些老前辈要是被年轻人给挤下去,以后那还有脸去见自己的老伙计。”

“李文浩这是把诸国都变成了一个名利场,让这些人为了名利去不断的争斗。”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家伙在搞什么,可是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这一招是顶级的阳谋,即便是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了一眼,觉得李世民分析的实在是太到位了。

其实他们自己也已经感受到官场气氛的变化,以前还和自己称兄道弟的那些人,现在都不愿意搭理自己。

只因为自己上了榜单,而他们没有。

都是朋友,谁也不想落后。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放在哪里都是通用的。

尤其是两人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的,没有被选上的那个人,心里能服气吗?

真正可以无视这份榜单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

最起码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就无法做到真正的不在乎。

正如李世民说的那般,即便他们都不在乎,可是他们背后的势力,利益集团能不在乎吗?

他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计较?

李文浩是凭着一己之力,打破了平静,真的是对得起这活阎王的称号。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陛下,要不咱们大唐也弄个类似的榜单出来怎么样?”

李世民沉默片刻,随后便摆了摆手,“现在做这些已经不合适,李文浩不是说过嘛,这第一个用鲜花来形容女人美丽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就是蠢材。”

“如果我们学着李文浩也弄了这样一个榜单,那是会贻笑大方的。”

“第一,我们大唐和大夏的差别实在是太大,其次大夏的报刊影响力要比我们大唐大的多的多,咱们搞出来这样一份榜单,也就是给自己人看,自娱自乐罢了。”

房玄龄却一脸严肃的说:“陛下,即便这样真的会被人嗤笑,但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如果任由大夏的刊物发展下去,那以后岂不是要成一言堂,他李文浩的话,就代表着权威?”

“如果日后我们大唐的臣子都被排到了后面,我们岂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反过来,如果我们也弄一份榜单出来,即便影响力不如大夏那么大,但最起码能让咱们自己国家的人团结起来,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听到这话,李世民一愣。

好像房玄龄说的有点道理。

即便是比不上大夏,但能凝聚自己国家臣子们的人心,这就够了。

……

大明。

相对于大唐这边,大明反而是显得冷清很多。

朱棣只是静静地看着手中这份娱乐周刊,又看了看面前的大臣,随后说:“想必现在你们都看到了最新一期的娱乐周刊,对于李文浩的这个做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此话一出,大殿内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全都愣住了。

过了片刻,才有一个臣子站了出来,沉声道:“陛下,李文浩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告诉世人,榜单是会改变的,所有人都有可能登上榜单。”

“这排在前面的人肯定会紧张,因为害怕会被别人给挤下来,后面的人就更兴奋了,会不顾一切的往上爬。”

“李文浩就是想要告诉世人,只要你够努力,只要你能做出成绩,日后你也可以名扬天下。”

“毫不夸张的说,这份榜单就是个巨大的名利场,能把天下人都给装进来。”

“但凡是有一点争强好胜心的人,都会中计。”

“大家能够想象出,这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名次,私底下会做出什么样龌龊肮脏的勾当?”

“只要有争斗,李文浩的计划就算完成了,只此一计,便可让诸国的臣子们心生嫌隙。”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由得低下了头。

那臣子又接着说:“听说最近大唐那边很热闹啊,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的儿子因为自己父亲的名次问题,打的不可开交。”

“这就是李文浩想要的效果。”

“诸位,这就是李文浩对人心的把控。即便你们自己不在乎,可是你们身边的人真的能不在乎?你能管得了你自己,你能管得住其他人吗?”

“说不定那些人会为你们争取名次打的头破血流,相互厮杀。”

“到时候,你们能保证自己可以无动于衷,可以置身事外吗?”

“举个例子,如果李大人的儿子和王大人的儿子打起来,其中一个被打残了,那么当爹的能就这么算了?”

“如果自己这边的人和对方打起来,并且死人了,要被处死,你能不站出来保他?毕竟人家这么做可是为了你。”

“只要是发生冲突,那这两个大臣一定会记恨上对方,以后就再难合作了。”

“这还说的是文臣,要是武将就更严重了。”

“说不定会在战场上用阴招,把对方给坑死。”

“如此,最终受到损伤的,只能是我们大明的利益。”

大殿内的众人面面相觑,有一些甚至都心虚的低下了头。

这个大臣的话并不只是举例子那么简单,事实上已经发生了。

因此众人的心情才会如此的复杂。

是,谁都知道这是李文浩的阴谋。

可问题是你们真正置身事外吗?

可以管得住自己,你还能管得住所有人?

听着臣子们的分析,朱棣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笑呵呵的问:“大家觉得如何啊?”

所有的臣子都沉默了。

大明的朝廷也是分为各种派系的,这些派系之间争斗不断,自然知道朱棣此话何意。

就在这时,常茂站了出来,“请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一定会严加约束手下的人,绝对不会发生类似于大唐那种事,不会给陛下添麻烦,不会给大明惹乱子。”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都纷纷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那是赌咒发誓,相当严肃。

看着臣子们的这个反应,朱棣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随后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看似不在乎的摆摆手。

“行了行了,朕又没有怀疑你们,你们都是朕的好臣子,难道这点信任都没有?”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