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汉武帝再次点名主父偃,就是你送卫青去大夏的(1 / 1)

“朕只是希望你们明白一个道理,那李文浩是个外人,还是咱们的敌人,切不可因为一个外人弄出来一个什么榜单的就影响到咱们自己人的和睦。”

“只要咱们自己人拧成一股绳,那就是一把尖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如果这根绳子上出现了裂痕,那么敌人只需要轻轻地一拽就能断裂。”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臣子们还能说什么?自然是连连点头。

随后,朱棣摆了摆手,“所以你们大家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份榜单上,这是李文浩想要挑拨离间的一个毒计,切记不可上当。”

“咱们大明也可以弄出来这样一份榜单出来,他李文浩弄出来的排名,朕是不以为然的,在朕看来,咱们大明的臣子,都已经排在最前面。”

“虽说我们大明的刊物影响力比不上大夏,但也差不到哪里去,最起码能稳住咱们自己人的心。”

“等到咱们大明的将领们都上了这份榜单的前列,到时候我看他李文浩,还怎么来离间咱们。”

这次的朝会足足开了一个时辰才散去。

大殿内,朱棣冷冷的扫视着剩下的几个心腹大臣,沉声道:“刚才朕说的话你们都记住了?该做的准备现在也必须要做了。”

“刚才那些臣子的样子你们都看到了,明显就是觉得咱们比不过大夏。”

朱棣把臣子们的想法都看在了眼里,那洞察力是相当惊人的。

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自己最信任的臣子居然也都没发表意见。

对于自己想要弄一个榜单出来,居然没有一点的兴奋和期待?

其实这些臣子都不是傻子,能搞出一份榜单是一回事,这份榜单有没有说服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明刊物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弱了,根本没办法和大夏相比,即便搞出来了,也不过是自己人看看罢了,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名利。

就是这些人那不在乎的态度才让朱棣大为恼火。

难道在他们的眼里,大明比大夏就差了这么多吗?

不说朱棣是如何的不爽,下面的那几个心腹大臣也都是沉默不语。

他们太清楚其他臣子心里在想什么了,怎么可能会兴奋,会期待呢?

朱棣这种做法,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在场的众人,不免对李文浩的手段,多了一分的敬佩和忌惮。

现在,李文浩弄出来的榜单已经深入人心,哪怕他们这些成名已久的大臣,也对自己的排名非常上心。

即便朱棣真的搞出来一个差不多的榜单,也无法改变这些人对大夏排行榜的向往。

一个毫无影响力可言的刊物,那真的是可有可无,和大夏的完全没有一点可比性。

坦白的说,如果给这些臣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他们宁愿在李文浩那份榜单上排名靠后,也不想在大明的这份榜单上位居榜首。

就连朱棣这些心腹都是这样的想法,更何况是其他的臣子呢?

即便真的把自己的那些臣子,都排到前十去,可也有前后之分。

那会不会更让这些臣子心生嫌隙?

认为在陛下的心中自己不如同僚?

说不定到时候朱棣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弄巧成拙。

见众人不说话,朱棣也懒得再说什么,冷哼一声之后摆摆手,示意众人散去。

另一边。

常府。

常茂有些不爽的看着跟过来的丘福,“你跟我回家干什么?”

丘福笑呵呵的说:“当然是来问问你的意见了,陛下刚才说的那件事……”

常茂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陛下想要做什么,岂是你我能左右的?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丘福忍不住说:“你不觉得陛下现在的做法是有些胡来了吗?人家只是弄了一个榜单而已,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我大明就赶紧学着弄了一个差不多的榜单出来,会不会让臣子们感觉到恐慌?认为陛下其实很看重这份榜单?”

常茂沉默了片刻说:“你好像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咱们的陛下,是个极为自负之人,他不愿意,也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比不上别人。”

“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国家的名将凌驾于我们大明的大将之上,咱们陛下的心里,能高兴吗?”

此话一出,丘福瞬间沉默了。

……

大汉,相对于大明大唐,大汉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未央宫。

汉武帝面色阴沉的坐在那,冷冷的注视着臣子们。

片刻,那阴沉的声音才在大殿内响起。

“这个李文浩又开始作妖了,这个榜单居然还能变动?”

“那岂不是说……以前没有机会上榜的人,现在都能拼一拼了?”

“你们在想什么朕不知道,但可以否认,此举会吸引到全天下所有人的注意力。”

“只要是有本事的人,谁愿意落后他人?”

“这一份榜单会让诸国的臣子们彻底乱套的。”

“现在李文浩又用霍去病的事例告诉大家,只要肯努力,你就有机会上榜,这不是在鼓励争斗吗?”

汉武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

“这样发展下去,日后这天下的人心,还不是都要归大夏?”

“你们在想什么,其实朕很清楚,不就是想要天下扬名,青史留名吗?”

“说不定某些人都在想着要不要去做大夏的臣子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全都变了脸色。

尤其是桑弘羊和主父偃,更是面色惨白,呼吸急促。

看着众人的反应,汉武帝心中暗笑,最后目光集中到了主父偃身上。

这位肱股之臣,今天却是缩在角落里面,一声不吭,明显是不想让自己注意到。

可汉武帝却从未忽视过他。

汉武帝缓缓起身,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似笑非笑道:“那名将榜上的卫青,要说起来,还和咱们大汉颇有渊源呢……”

“倘若不是某位大臣亲自将这位将才送到大夏,说不定现在的卫青已经是咱们大汉的大将军了。”

某位大臣?

这还不如直接点主父偃的名。

唰……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主父偃的身上。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