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军略之言(1 / 2)

马文升,景泰二年进士出身,初授御史,后历任多省按察,自迁任辽东巡抚起,马文升正式于大明军事体制中烙上了他的印记。

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直至弘治二年任兵部尚书,马文升逐渐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大明的兵家第一人。

提督十二团营,整饬边防,出任兵部尚书之后,马文升一步步将他在大明军制中的影响力,越推越高。

当然,掌兵者若要服人自离不开战绩,兵部尚书的战绩莫过于战略谋划及调兵谴将,而马文升,最大的战绩,莫过于西北之地了。

其实马文升初掌兵权时,所极力强调的是,要慎用武力,凡事主张通过缓抚、施压、威慑等,来解决争端,促使和宁。

不过,当使用武力可成为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受益的方式时,他的魄力、决断毋庸置疑。

西北之地、哈密、吐鲁番。

自宪宗时,便已争端不断,土鲁番部愈见强大之后,据有哈密。

大明朝廷对其已无法干预,成化朝最后几年间,其实已是默认了吐鲁番据有哈密的事实,甚至已将朝廷设立哈密卫迁往了他处。

可人的野心和欲望是无穷大的,当今皇帝继位初年,土鲁番部再起纷争,诱杀了朝廷所封的忠顺王罕慎。

后几年,挑衅大明屡有不断,弘治六年时,吐鲁番首领阿黑麻自称可汗,扫荡哈密,擒获继任忠顺王陕巴,其后兴兵袭掠周边各部。一时间西北边防烽烟四起。

军报送往朝廷后,顿时满朝轩然。

而此时,主持兵政的马文升一反之前绥靖的主张,力主兴复哈密。

筹谋、安排、调兵遣将,其后之事,似乎一切皆在马文升的掌控之中,也如他力主进兵时的预见一般无二。

朝廷击退土鲁番,吐鲁番之哈密守将弃城而去,大明军队进入哈密腹地。这也是自大明丧失哈密之地后,首次深入其地。

得而复失,迁延十余载的哈密局势,由马文升主持此一战,相当于收复疆土无疑,其功自不用言。也是凭此一役,马文升彻底巩固了其在军事上的地位。

皇帝、兵部、五军都督府,包括内阁,朝廷中对兵事拥有话语权的便是此几方。

将皇帝置于大臣相平的位置上,似乎有些不对,然事实上便是如此,甚至,自此一役,马文升在军事上的话语权似乎更重一些。

故此,每有事,皇帝问询马文升的态度,也似乎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皇帝朱佑樘此时的正色相询,便是如此。

可马文升此时,却有些为难了。

方才一开始商议,他被徐永宁质问时,便是模棱两可,然后周经来了,说到户部钱粮不足,正好可以引开了。

但皇帝如今抛开这些,只是郑重询问他的态度,他不得不回话了。

马文升斟酌了一下,道:“回禀陛下,朝廷对哈密毕竟掌控不足,盖如此事,往常也时有发生,每有失时,臣皆会细心打探清楚。归根结底,还是哈密忠顺王不足以服众失尽人心。

弘治八年时,我大明出兵打的那一仗,后我大明将士撤出后,种种事实,无一不在表明如此。

臣认为,我大明现今即便粮草充足,也不适应再行出兵之事。臣建议,可使边军在甘肃、固原等关隘要处加强守备,另,可统合地方卫所,拨付些粮草、军备协助边军,给与吐鲁番威慑。

其实,陕巴与阿黑麻,对我大明而言,二者无异,忠顺王与忠义王,谁主哈密,亦与我大明无异。再者,如今西北似也有鞑靼、瓦剌等诸多部族侵入的迹象。故此,更该以守为主,不可轻动,只为哈密,未免因小失大了……”

作为兵部尚书,马文升对西北之地的熟悉自然不在话下,吐鲁番很烦,一年一小打,几年一大打,朝廷出兵,他们便退,且老老实实的认错,而朝廷一退,又故态复萌。

近几年,草原上又时有掺和,情况便更坏了,马文升意识到,现在即便出兵哈密,很可能后果也是难测了。更关键的是,他认为,胜败与否对大明似乎皆是无利,对他这位已过古稀的兵部尚书更无益。

当然,历任至今,他的态度和主张几番变化,才是他真正犹豫的地方。

不过,若是问起,他也可以说一声,时移世易,为官者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当要洞察世事,因势利导不是?

但他的考虑,他的想法,以及未曾出口的说辞,显然无法得到殿中一些人的认同。

最开始说哈密对大明有如鸡肋,可防可抚,但无须大动干戈。然后来,又突然说要趁西北内乱出兵收复我皇明故地。

哈密是攻下来了,你马文升居功至伟,兵部尚书挂上了文武双从一品衔,在朝廷和兵事上的威势一时无两。

可现在哈密又丢了,你却说不宜动作,感情哈密在你之处,已是过去了?

失守影响不到你马文升,可朝廷的威严,以及他们这些武将的面子,又该置于何地?

徐永宁出声质问道:“马尚书,哈密丢失对西北军心影响可大?堂堂哈密卫却被人赶出了哈密,对朝廷的威严影响可大?若大明无有表示,丢城失地皆一概不理,此举让藩篱如何看我大明,是不是让人说我大明,连小小的吐鲁番汗国亦是无奈了吗?”

朱祐樘微微点头,又似乎摇了摇头,他心中也着实有些矛盾。

他内心中并不支持大动干戈,但同样也不觉得,该是毫无动作的弃地紧守。

正如徐永宁所言,堂堂大明版图上的疆土,不说该有多严密的掌控,但不至于连朝廷设立的卫所也没了营盘吧?

殿中文武之间,又是起了争端,连周经这位刚被问及银子的人,他们也顾不上了。

朱祐樘着实无奈,突然,他心中一动,看向了张鹤龄,出声道:“寿宁伯,你对西北之事有何见地?”

皇帝要问军略,问五军都督府,问亲爵武将,问兵部尚书,也问内阁大臣,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问张鹤龄……

先不论其身份如何,皇帝你莫不是以为,一个混账般厮混多年的散爵,刚当官没几日的外戚,能有军略之能吧?

是高看他,还是轻视我等?

无论文武,众人皆是心中有些阴晦,即便是徐永宁,此刻也有些心中腹议。

张鹤龄愣了愣,被皇帝姐夫的突然一问,说楞了。

他一直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站在一旁看着,虽然他心中也有很多想法,但可从未想过要在此事上去插言。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